一点哲学探讨
DANGER
本页面充满了个人主观意见。请批判性阅读。
You could have invented Moran——魔然设计的逻辑
魔然方案可以看作是沿着「智能拼音挂接」路子走到尽头的产物。具体来说,整个设计是从一个根本出发点开始,依逻辑不断推演得到的产物:
- 想打词
- 为了打词轻松,词语编码应该以音码为主
- 为了词语码长短,以双拼为基础
- 为了词语编码空间尽可能大(双拼离散较差),选择不定长编码
- 为了不定长编码、兼容纯双拼、自动造词等功能,选择基于整句实现
- 为了解决整句的不确定性(在开启了用户词库时),设置固定简码
- 为了让简码的条反可以延续到整句,整句必须支持辅助码混输,并且整句用的辅助码必须和简码中用到的形码是一致的
(其实上面每一步都值得写一小节来解释我的理由,不过这里就从略了。)
因此,整个魔然方案是完整的一体,各模式其实并不能分开来看。(除了辅筛是例外,它可以干净利落地拆成别的方案。)
The Consistency Question——简繁字形的兼容性
虽然上面说得一套一套的,但是魔然最初的出发点并不是「我觉得市面上的方案都不适合我!我要做一个最强的输入方案!」,而是一个小小的想法:「我要实验一下有没有方案可以同时兼容简繁字形!」——当时,我还在使用形码。
这个想法最初来自于 2022 年笔者对小鹤音形的尝试,发现虽然小鹤音形的码表是简体字,但是转换成繁体后,大部分字的编码其实不变。再加上考虑另一个极端:纯音码可以无缝兼容简繁字形。那是不是只要形的部分越少,兼容性就越好?
在初期尝试的过程中,我很快确立了部首优先的原则,即第三码应该是部首,不是拆字拆出来的第一个部件。这是因为它有很多我最初甚至没有预料到的好处:
- 汉字中部首不出现在左边或上面的情况比想象中得多,可以提高三码离散。
- 如:「栽载哉」分别可以用 zlm zli zlk 输入,「墓幕暮慕募」分别可以用 mut muj muo mux mul 输入,「形型」分别是 xyp 和 xyt 而不会被「开」干扰
- 部首和字义有强关联,拆字时往往不用思考字形,而是只需要想到字义,就能打出这个字。
- 如:垄(与土有关),攀(与手有关),忧(与心有关),暮(与日有关)
- 部首往往可以恰好把一类字的不同字形归类在一起。
- 如:「劝勧劝」都是qrl,「忧忧」都是ybx
最初的魔然字词码表是同时容纳简体和繁体的,但是后来发现虽然整体上一致性很高,但是高频字中还是有不少字三码不一致。很多用户反馈自己不会繁体字,需要一个纯简体的码表,于是这才另外制作了简化字版本。——笔者虽然日常打简化字不少,但是依然使用繁体版,所以笔者认为只要您不抗拒繁体字(碰到三码不一致的情况时,您的第一反应是「又学到了」而不是「又被坑到了」),都可以先尝试尝试繁体版,也许有意外之喜呢。
因此,我认为关于简繁字形的实验本身已经完结了。结论是:有限度地成功。
The Unreasonable Effectiveness——为什么魔然如此好用
背景
如果您读了上两节,可能会注意到魔然一开始并不是为了「降低码长」「提高打字速度」等目标设计的,而是作者个人的一个小小实验品,单纯是为了实验音形码对简繁字形的兼容性。从另一个方面说,也是为了解决作者个人一个极小众的需求。
而其他设计,也都恰好只是这个需求催生来的——我只是希望音的部分够多(哪怕我长时间不用,也可以快速捡起来),而恰好我想少点选重,所以选择以「挂接用法」为蓝本而已。
当时(2023年初),我使用的是一款名为虎码的形码方案。我做魔然单纯是一个实验,打算在得到结论后,就回到虎码。唯一没想到的是,这个实验竟然相当成功,以至于我逐渐「乐不思虎」,在魔然扎根了,至今已经使用快 2 年。
但与之相对的是一个显然的悖论:自然码本身并不是一个追求性能的方案。单字重码率不低,词重更是不低。以通常视角来看,它不应该好用啊!
理论预言错得这么离谱,让我不得不做了一些分析:魔然究竟为什么好用?传统的评价指标到底「错」在哪?
或许,我们选择的指标根本不对——一个新的输入法评价指标
笔者认为,在全拼都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大背景下,汉字输入最重要的指标已经不是硬性的「码长」「确定性」等,而是一种(虚无缥缈的)「轻松感」「流畅感」,或者说,是实际输入中「输入法本身存在感的稀薄程度」。
Note:我认为任何输入法方案作者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:如果输入法评测所用的硬性数据指标真的那么重要,那全拼根本不应该成为最流行的输入法。
因此,任何评价输入法的指标都应该接受全拼检验:你所预言的「好用程度」必须与全拼的流行程度一致。假设你选取的评价标准得到的结论是「全拼是最差的输入法」,那必须解释为什么你的预言和现实不符。
如果以「输入法本身的存在感稀薄程度」为标准,我们可以立即注意到:
- 音码(以智能拼音和智能双拼为代表)的存在感在选重时会显现出来。
- 形码的存在感在 (1) 拆字 (2) 选重 时显现出来。
并且存在感会随时间累加:上面提到的事件如果耗时越长,存在感就越强。
因此,为了让输入更流畅,我们需要最小化拆字和选重的负担。下面我们来看看各输入法是怎么做的:
- 智能拼音:不断提高智能化程度,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字词频率和关联,减少选字频率
- 形码:
- 针对拆字的存在感:
- 强调训练高频字条反,从而降低拆字频率
- 设计更大的字根从而让拆字更直观,从而降低拆字用时
- 针对选重的存在感:设计更大的字根、更怪的拆字、乱序分布字根、出简让全、出简不出全等方法,从而降低选重率
- 或者可以直接打纯单,这样就完全没有词重带来的存在感了
- 针对拆字的存在感:
那么魔然所属的双拼加形类别呢?
- 针对拆字的存在感:
- 通过设置简码,降低了拆字频率(一简和二简不需要拆字)
- 通过只取首末、字根音托,降低拆字耗时(思维负担的减少体现在时间缩短上)
- 通过置前两码为音码,拆字与输入音码可以同步进行,降低拆字的实际耗时
- 针对选重的存在感:
- 输入整句时,可以复用智能拼音的算法和一切成果
- 通过辅助码,可以降低选重的耗时
- 通过有策略地拆单,可以降低选重的频率
总的来说,双拼加形是对智能拼音的一个严格改进:它具有智能拼音的一切优势(从而有相同量级的选重频率),又有智能拼音所不具有的更多能力(这些能力可以降低选重频率),代价是一点学习成本。
在这里,我提出一个初步的量化方法:
存在感 = 选重频率 * 平均选重耗时 * w1 + 拆字频率 * 平均拆字耗时 * w2
(其中 w1 和 w2 是特定的加权系数,表示用户对这种存在感的厌恶程度:如果用户极度厌恶拆字(即提笔忘字还觉得这不是个事儿),那么他可以把 w2 设置为一个很大的数字。一般来说,为了讨论简便,不妨就设置 w1 = w2 = 1。)
「存在感」衡量了「仅仅因为输入法本身问题、导致用户额外付出的时间」(对不存在拆字和选重的方案也可以提出类似的指标),而在一个理想的输入法里,这个值应该是0。它并不衡量用户本身导致的输入错误问题(即键准不计入计算)。
事实上,在引入一些假设的前提下,存在感的确可以是 0:
- 智能拼音用户在合适的文本上,可以做到 0。
- 形码用户对所有字全部条反,只打纯单,可以做到 0。
- 双拼加形用户预判所有重码,单字条反,可以做到 0。
上面的公式中并没有出现码长、手感等很多输入法发烧友熟悉的指标。或许……这并不是一个巧合?事实上,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:用过一个方案,觉得它非常顺手,但是绝对速度却不快;或者用过一个方案,绝对速度不低,但是怎么用怎么觉得不爽。
因此,我认为「存在感」可以较好地从用户侧终端衡量输入法的实际体感好用程度。每个输入法的存在感值甚至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出来。
这个指标可以用来测试用户本身。试设想以下场景:
- 某方案事实上是无理码,故在无外界帮助的情况下,拆字耗时可设想为无穷大,而用户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之前没打过的字,需要现拆,或
- 某拼音输入法每打一字都需要选字,且输入法的顺序完全错误,使得选字耗时极长
则用户必然不会选择这样的方案。这意味着,用户必然存在一个「存在感耐受」的上限。
上限可以用于选择最适合用户的方案:若用户通过估算或实验得到了自己的耐受上限,就可以选择存在感在该上限以下的、性能最佳的输入方案——也就是对自己来说最优的输入法。这个指标也提供了一个评价方案的新维度。如果在任何情况下,方案A的绝对性能都较方案B更差,且存在感都更高,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严肃地质疑这样的方案的意义为何了。
这个指标很有可能是不完备的。在本文中,我们假设 w1 和 w2 都只是用户本身的偏好,但这可能不对。例如,对拼音用户来说,选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所以碰到选重时不会有严重的抗拒心理;而对形码用户来说,任何一次非预期的选重都会带来严重的负反馈。这意味着上式中的 w1 和 w2 可能还与方案本身有关,而不只与用户有关。
或许,收益与难度不成正比——为易学性正名
DANGER
本节和下面的内容还未写完,不代表最终观点!
通常来说,我们会觉得收益与难度成正比。因此,一个追求「性能」的初学者会自然而然地忽视掉「易学」方案。但这种忽视对吗?
我们不妨假设一个人只要使用过一次某种信息(不论是字根键位还是读音),就永久条反了这个信息,从而得出一个最少的「形成条反」的时间下限:
- 四码形码:初次学习时间
- = 编码时间 * 总字数
- = 拆字时间 * 总字数 + 平均字根编码 * 总字根数
- 可以进一步分成一二三简和全码
- 音码:初次学习时间
- = 编码时间 * 总字数
- = 读音时间 * 总字数 + 读音编码时间 * 总音节数
- = 查询读音时间 * 不会读音的字数 + 读音编码时间 * 总音节数
- ≈ 读音编码时间 * 总音节数
- 在常用字范畴上,可以认为「不会读音的字数 ≈ 0」
- 音形码:初次学习时间
- = 编码时间 * 总字数
- = (读音时间 + 判断简码时间) * 总字数 + 读音编码时间 * 总音节数 + 拆字时间 * 三四码字数 + 平均字根编码时间 * 总字根数
- = 判断简码时间 * 总字数 + 查询读音时间 * 不会读音的字数 + 拆字时间 * 三四码字数 + 平均字根编码时间 * 总字根数
- ≈ 判断简码时间 * 总字数 + 读音编码时间 * 总音节数 + 拆字时间 * 三四码字数 + 平均字根编码时间 * 总字根数
- 理由同音码
为了让这个时间下限更加接近实际时间,可以引入「使用频度」 ——一个信息用得越频繁,越不容易忘。标记为 字根i编码时间/字根i使用频度。在假设频度完全均匀的情况下(最理想情况),字根越多,每字根频度越低,实际成本增长超过线性。不妨把实际成本作为编码要素数 N 的函数,且这个函数增长速度快于 kN,但很有可能小于 kN^2。换句话说,若字根数量翻倍,则学习成本会是原来的2倍还多,但不会到达4倍。
INFO
上式中的 / 表示频度越低,实际花费的时间越高。但实际生活中很有可能并不是线性关系,而可能是其他某种函数关系。这里提示读者不要把 / 当作真正的「除法」,只作为一种简写。
经过估算,可以得到一个粗糙的结论:
- 难度一般与有关,
- 一般而言,音形码难度低于形码,高于音码
- 在特定情况下,
- 但是当我们考虑词语输入时,音形码难度低于
或许,重码率没那么重要——双拼加形的特殊性
TODO
打字速度到哪才是头?——论确定性与性能
TODO
自然码/魔然本身的特有优势
TODO
结论
TODO